康提是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,海平面500米高的“山丘首都”,以茂密青绿的山丘河川茶园、康提式的贵族庭院、宏伟的欧洲殖民建筑物、以及错综繁忙的街市,成为旅游热点,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到此观光。1988年被联合国文教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多个山丘围绕形成的自然屏障,使康提能够在1518年至1815年之间抵挡住葡萄牙人、荷兰人和英国人,得以保存其风俗习惯、文化艺术。
1518年葡萄牙人登陆占据海岸线后,僧伽罗王朝往中南部迁移。1592年康提成为僧伽罗王朝的首都。1815年英国人掌控岛屿后定名锡兰,废黜僧伽罗国王,终结僧伽罗王朝,把首都迁至科伦坡。
[佛牙寺 Sri Dalada Maligawa Buddhist Temple]
佛牙寺位置在康提旧皇宫庭院处,一共分成三个部分:
Vedahiti Maligaya - 佛牙珍藏处;
Pattiripuwa - 八角形康提式建筑物,国王向子民发言的地方;
Aluth Maligaya - 宽大富丽的佛堂。

多个世纪以来,佛牙因历史变化和战争辗转移至多个不同的地方。1592年康提成为僧伽罗王朝的首都时,国王盖了一座二层楼的寺庙供奉(可惜现在这座寺庙已经消失了)。1603年葡萄牙人在占领海岸以后入侵,僧伽罗国王将佛牙带去别处秘藏了近半个世纪。
1687至1707年之间以木制结构重建的佛牙寺,在18世纪跟葡萄牙、荷兰的战争时遭到毁坏,改用结实的石块取代。1998年泰米尔叛军攻击佛牙寺,炸毁前庭和楼顶,后来迅速修复。
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佛牙象征着最高的权力,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掌控佛牙,因此历代的僧伽罗国王都把安置好佛牙看作不容忽视的重任。
也因为佛牙寺的缘故,迄今康提仍然被僧伽罗人视为心目中崇高的宗教行政首都,小乘佛教徒的重要朝圣地之一。
[康提湖 Kandy Lake]
佛牙寺旁边的康提湖是末代国王在1807年时将一片稻田挖成的巨大人工湖。湖中央有一个小岛遍布棕榈树和灌木丛。湖岸边铺着郁葱葱的花草树木,鸬鹚、鹈鹕和白鹭悠荡湖面上,树影婆娑。

[皇家植物园 Royal Botanic Gardens, Peradeniya]
距离康提市中心 5.5 公里,高于海平面460米处的皇家植物园占地147公顷,拥有四千多种来自亚洲、非洲、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。
皇家植物园前身是康提王朝贵族们的私家花园,1821年英国植物学家将它改成植物园。

[康提火车站 Kandy Railway Station]
康提火车站的老旧状况像是在对其150年来的历史有着委婉的呜呜陈述。1867年科伦坡铁路延长至115公里外、海拔488米处的康提。没有铁路之前,使用牛车载送货物,从科伦坡到康提需要12天的时间,交通耗时费力,而现在只需要3.5小时。
火车站前面的一尊色彩斑斓的巨型佛像。
[康提公交汽车站 Kandy Bus Station]
在覆盖面积大的热带雨树的遮阴下,公交汽车站揉和着经典的老式巴士车、摆卖食物饮料的路边摊和熙来攘往的行人。
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草根生活状况,莫过于搭乘当地的公共巴士。这里你可以粗略地观察到族群分布、衣着服饰、面部表情、交谈时的肢体语言以及生活习惯等。
[伊士密尔钟塔 Ismail Clock Tower]
康提钟塔是汽车商人伊斯密尔为着纪念在1947年一场土崩滑坡灾难里遇害的儿子而建的。位置就在火车站附近、公交车站旁的交叉口。
时钟机件都是由英国运过来,土地由市政府供给。那个年代人们没有能力购买手表,钟塔为当地人提供报时功能,公交车参照时间能够准时出车。

佛牙寺外面的这座老旧的建筑物在殖民地时代相信就是马廊,过气的老房子屋顶和墙壁乌黑剥落,昔日的宏伟痕迹半点儿不剩了。
慵懒的下午在皇后酒店的餐厅里喝杯咖啡,慢慢品尝岁月沉淀下来的欧式情怀。皇后酒店 The Queen's Hotel 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驻军总督府,以及锡兰来福枪部队的总部。
斯里兰卡大学入学率大约是百分之十五,竞争剧烈,私人开办的课后补习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康提市内到处林立。
[康提市中央市场 Kandy Municipal Central Market]
单从中央市场摆卖的干粮蔬菜水果的种类、色泽和卖相打量,康提算是物产种类丰富、供应充足的地方。
[大佛像 Bahirawakanda Vihara Buddha Statue]
在康提市中心举目远眺,轻易可见到斯里马哈维哈拉雅 Sri Maha Viharaya 这间小乘佛教寺院在Bahirawakanda 山颠的88尺高的巨型白色坐佛。庄严沉默的坐佛是在1972年由信众募款集资筹建起来的。
游客可以登上山顶一览康提市区全景,或沿着坐佛拾级攀高瞭望更广阔远景。
[石窟寺院 Aluviharaya Rock Cave Temple]
康提以北30公里,山丘环绕的石窟寺院,其历史重要性在于它是世界第一部佛经的产出地。
佛陀圆寂后,佛法 (Buddhist Dhamma)都是由弟子们凭着记忆,将佛陀生前的教导口授弘扬,后来认为应该以文字编辑。据说有500名学者僧侣集聚在这寺院里背诵教义,统一口径后,用金属手写笔以巴里(Pali)文字笔雋刻在棕榈树叶上完成了佛经。

[我在康提的住宿]
有的时候缘于遇到的人和事,旅行之路亦为问道之路、灵修之路。在旅途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,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,终将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生命轨迹,组成不可分割的人生环节,丰盈自己。
这家主人原是一名银行经理,退休后在家里和妻子共同经营民宿。他做事一丝不苟,里里外外打点得干净整齐,还为客人准备丰盛美味的早餐。两个孩子都已经结婚了,女儿是银行高级职员,儿子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学位。
问及成功的秘诀,他认为自律和奉献很重要。儿子小的时候,每天凌晨四点他便会准时带去游泳,除了锻炼体质外,也让他以清晰的头脑开启一天的活动。
问及人生的哲学,他强调的是无分别心。如果有富人邀请他参加一场金叉银匙的华丽宴会,又有穷人盛情招待简便的家庭聚餐,对他而言两者并无区别,在意的不是浓妆盛宴或是平凡无奇,而是内涵的朴实真挚。
另一家位居山顶的民宿让人入门时就会止不住惊叹连连,景观无敌,名副其实的豪宅。儿子和老公去科伦坡从商,女儿斯里兰卡医学院毕业后到日本当国际组织的医生。
说到底,若不搞民宿,豪宅等同是孤寂落寞的空巢之家。网络时代,民宿成了许多退休老人自我拯救的另类生活方式,接待四面八方的远游旅客,也为他们觅得了实存于广阔世界的成就感。
说到底,若不搞民宿,豪宅等同是孤寂落寞的空巢之家。网络时代,民宿成了许多退休老人自我拯救的另类生活方式,接待四面八方的远游旅客,也为他们觅得了实存于广阔世界的成就感。
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